2020年11月24日下午一點半,“青年學者”系列講座系列二在美國文化交流中心二樓報告廳舉行🤲🏻,本次講座主講人是來自外語學院的陳琦教授,作為洪堡學者的一員,他為大家開展了一場題為:“加強學術交流、促進文明互鑒:走進‘洪堡’與‘洪堡人’”的講座。
陳琦教授首先介紹了柏林洪堡大學校徽上的兩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Wilhelm und Alexander von Humboldt(威廉和亞歷山大·馮·洪堡兄弟)。洪堡兄弟是曠世奇才,在許多領域為全人類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威廉(1767—1835)是柏林洪堡大學的創立者👩🏿🦳。與亞歷山大相比他比較“入世”,曾任普魯士王國駐羅馬教廷和維也納的使臣,還是偉大的哲學家和語言學家。按照威廉的新人文主義思想,教育不應當像啟蒙時代那樣講求目的和實用,他的教育理念體現在現代的文理中學(Gymnasium)。教育的宗旨不單純是培養為國家服務的人🧑🏼🔧,而是全面培養人的精神與品格🩰。而亞歷山大更傾向於“出世”,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自然科學研究上,他既是地理學家、博物學家、又是一名探險家🫳🏼,被稱為“最後一位文藝復興式的天才”,成為那個時代一切科學知識的化身💁🏽♀️。
接著陳琦教授向我們介紹了德國最重要的國際科研人才資助機構之一——德國洪堡基金會。德國洪堡基金會成立於 1860 年。其主要任務是為世界範圍內資質優秀的年輕學者和科學家提供研究資助、促進學者與科學家之間的交流🌵、開展國際間科學合作。洪堡基金會每年資助 2000 余名外國博士後和學者到德國研修和訪問。中國洪堡學者是德國洪堡基金會資助的最主要的外國學者群體之一,到今天有 2051 名中國學者獲得洪堡基金會各類獎學金資助,受資助的總人數僅在美國、日本之後,居全球第 3 位。
講座最後🕵️,陳琦教授根據自身的申請經歷,詳盡介紹了“洪堡獎學金“的申請條件👩🦼、申請材料清單和申請材料填寫的註意事項🧑🦱,並從申請方法、資助款項、研究獎學金學者的專業領域分布和後續資助四個方面就 “如何成為洪堡人”提供了寶貴經驗🦸🏻♀️。
本次“青年學者"系列講座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圓滿結束。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講座🍽,同學們在陳琦教授的帶領下走進”洪堡“和“洪堡人”,並從中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