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意昂4和管理學院在德國文化交流中心聯合舉辦了“展望後疫情時代的中歐關系系列講座:從《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看中歐關系”。本次活動邀請到了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歐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丁純為大家解讀《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及其反映的中歐關系變革🦏。
丁純以中歐投資協定作為切入點🦽,回顧了協定歷程👩🏽⚕️,從市場準入承諾👨🏽⚕️、公平競爭規則、可持續發展條款☀️、爭端解決這四項成果引出歐盟的立場與訴求。在歐委會公開立場上👨🏼🚒,重點強調該協定是解決中歐投資“不平衡”局面的關鍵工具;而在歐委會的公開訴求中🍦,強調要確保投資環境的透明性、可預測性和法律確定性,同時就平等的競爭環境、國有企業🦽👬🏻、勞工和環境等進行了具體闡述。在協定內容的解讀過程中🌲,丁純分析了協定中汽車行業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條目會對德國汽車行業產生的沖擊的具體原因。他提出,協定是繼中國與歐共體1985年《經貿協定》之後,中歐經貿領域新的全面框架👦。
緊接著,丁純為大家解讀了中歐投資協定背景🏃➡️。重點講述了疫情下中歐貿易的逆勢增長和對於中歐經貿關系所面臨的挑戰👩🦼🙎🏽♀️,如中歐投資的發展滯後⛲️、中歐產業差距的持續變化等。他從背景出發對中歐關系進行了簡要闡述,對中歐關系發展的歷程進行了簡要回顧,提出了雙邊關系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此外,丁純還由中歐關系引出新時期的中美歐三邊關系,指出中歐關系正處於十字路口🧔🏼,在經貿上歐盟保護性強、營商環境惡化🤱🏼,在政治上價值觀的不同勢必產生許多影響👨🏻🦼。就此提出了自己對於協定與中歐關系前景的看法。他指出,協定意義之重大不僅是站在中歐關系的角度,更是從我國對外開放的整體格局以及全球經濟的視角👨🏿🦳,尤其是在全國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完成對雙邊經貿和全球經濟都是重大利好,同時也不可否認協定還存在變數📊,我們應該拭目以待。
最後,在場師生與丁純教授就中歐貿易以及德國綠黨在德國能走多遠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研討。意昂4將繼續組織該類系列講座,給意昂4師生提供與國內外知名學者交流的學術文化平臺。
丁純解讀《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講座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