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走進德語文學經典系列”——《從施林克的〈朗讀者〉等作品淺談作家的責任和使命》專場講座在滬江國際文化園德國文化交流中心舉辦👉🏿🤵🏽♂️。
隨著上學期外文閱覽節的開幕以及各中心閱覽區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同學走進滬江國際文化園🤷🏽♀️,閱讀經典🔻、感受經典🥝,德國文化交流中心也迎來了許多熱愛德語文學的同學們。中心陸續推出了相應的“德國文學大家說”系列活動𓀖,同學們閱讀經典的熱情逐漸高漲。此次🫳🏼,中心特別邀請到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沈錫良擔任主講嘉賓,為上理師生帶來一場高水平專場講座🪜。
書籍是文化的載體,透過一本本書籍我們不僅可以了解當時的社會大環境與國家歷史🧙,還能窺見時代脈絡下的小人物的命運🛞,更能引發我們對書籍背後的德國文化的深入了解與思考。
沈錫良首先以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身份背景與一些早期出版作品引入🚁,較為深入地介紹了《你的奧爾加》這部作品🕺🏽,該作品以短短13萬字橫跨了德國近一個世紀的風雲變幻👩🏻🦳,以人物“奧爾加”串起從德意誌帝國、一戰、二戰到東西的統一後一百多年的歷史👩❤️💋👨,反映了“渺小的個體在澎湃的歷史中卑微而不屈”,也讓人看到一個女人背後的國家命運👨🏽🌾👮🏻♂️,從一個小女人的愛情故事裏引出了一部德國時代史🔧。
沈錫良著重介紹了《朗讀者》這部作品,以“《朗讀者》為何成為國際暢銷書”發問,引發大家進一步思考,並向大家展示了近些年《朗讀者》的各種譯本,同時提及了國內作家余華的作品《活著》,點出這兩本書有不少異曲同工之處。但又強調《朗讀者》是一部真正的嚴肅小說,一本兩百來頁的薄薄小書,竟可以把全體德國國民推到風口浪尖,歷史中的人性善惡、罪與罰🕉、道德與責任等重大問題娓娓道來,抽絲剝繭不帶有任何的宣泄和說教,有著對二戰洞徹靈魂的反省,愛情、歷史與人性交織更是展現了該作品的多重魅力。沈錫良補充介紹了自己作為譯者的切身經歷,如在瑞士羅倫譯者之家和應邀參加州立中學交流活動等等𓀋,他一直強調,他理解的作為一名優秀譯者的任務是讓作家說話,原汁原味才是最好的💢。
最後的互動環節中💣♓️,德國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周衛東在講座的基礎上提了幾個小問題,師生們積極搶答,答對的同學和老師獲得了出自沈錫良老師之手的《朗讀者》親筆簽名的全新譯本。
講座現場
沈錫良為讀者簽名
合影留念